同城附近人300一次-400元3个小时快餐,150快餐200带吹电话,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

综合新闻

东北地理所在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土壤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3-08-22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丰富,且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作用下,青藏高原地区永久性冻土层消融面积不断扩大,这加剧了冻土湿地土壤有机碳不稳定性。CO2排放速率的增加,促进了气候与碳循环之间的正反馈作用。因此,揭示 SOC 稳定性机制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有着重要的作用。

东北地理所湿地生物与环境学科组研究人员,以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流域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土壤有机碳热稳定性、分子抗性和Fe、Mn矿物?;し治觯沂玖饲嗖馗咴怕巢夭冀饔蛲寥烙谢嫉奈榷ㄐ曰?。

研究结果表明:在表层土壤中(0-20cm),Fe、Mn矿物保护和分子抗性(热裂解产物)分别解释了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16% 和 14%,随机森林分析结果显示微生物对其稳定性也有着重要的贡献;而底层土壤(>20cm),Fe、Mn矿物?;ず头肿涌剐苑直鸾馐土?/font>9% 和 26%,这表明分子抗性在底土中对有机碳稳定性发挥着更为关键的作用。同时,我们发现植物来源的碳输入对底土中的 SOC 稳定性有重要贡献??笪锉;び敕肿涌剐远叩慕换プ饔迷诳刂?SOC 稳定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分别解释了表土和底土有机碳稳定性的25% 和 39%,这说明这种交互作用在底土中更为重要。

用随机森林分析热解产物对表土和底土中 SOC 稳定性的相对影响

 

表层和底层土壤矿物?;ず头肿涌剐远酝寥廊任榷ㄐ缘墓毕?/span>

表土和底土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环境科学领域重要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湿地生物与环境科学科组硕士研究生赵雯雯、通讯作者为张仲胜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U20A2083. U19A2042)的资助。 

  论文信息:Wenwen Zhao, Zhongsheng Zhang, Xuehui Zhang, Lei Xu, Qiang Guan, Kangle Lu, Haitao Wu, Wenfeng Wang. Combination of mineral protection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stics rather than alone to govern soil organic carbon stability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 wetlands. J Environ Manage. 

  原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301479723015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