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关于印发《东北黑土地?;ば愿餍卸苹?020—2025年)》的通知
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经国务院同意,现将《东北黑土地?;ば愿餍卸苹?020—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农业农村部 财政部
2020年2月25日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以农作物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播种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能够有效减轻土壤风蚀水蚀、增加土壤肥力和保墒抗旱能力、提高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东北地区?;ば愿魅〉妹飨越梗际跄J阶芴宥ㄐ?,关键机具基本过关,已经具备在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的基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东北黑土地实行战略性?;さ闹匾甘揪瘢险媛涫档持醒?、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ば愿魍乒阌τ?,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生态优先、用养结合,通过政府与市场两端发力、农机与农艺深度融合、科技支撑与主体培育并重、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并举、稳产丰产与节本增效兼顾,逐步在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全面推广应用保护性耕作,促进东北黑土地?;ず团┮悼沙中⒄?。
(二)行动目标。将东北地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通辽市、兴安盟、呼伦贝尔市)玉米生产作为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的重点,兼顾大豆、小麦等作物生产。力争到2025年,?;ば愿魇凳┟婊锏?.4亿亩,占东北地区适宜区域耕地总面积的70%左右,形成较为完善的保护性耕作政策支持体系、技术装备体系和推广应用体系。经过持续努力,?;ば愿鞒晌钡厍室饲蚺┮抵髁鞲骷际?,耕地质量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增强。
(三)技术路线。重点推广秸秆覆盖还田免耕和秸秆覆盖还田少耕两种?;ば愿骷际趵嘈汀8鞯乜山岷媳镜厍寥?、水分、积温、经营规模等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创新完善和推广适宜本地区的具体技术模式,不搞“一刀切”。在具体应用中,应尽量增加秸秆覆盖还田比例,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采取免耕少耕,减少土壤扰动,减轻风蚀水蚀,防止土壤退化;采用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械,确保播种质量。根据土壤情况,可进行必要的深松。
二、行动安排
(一)组织整县推进。
1.稳步扩大实施面积。东北四?。ㄇ┤嗣裾酉钟泄ぷ骰〉仁导是榭龀龇?,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积极稳妥确定保护性耕作年度实施区域和面积。优先选择已有较好应用基础的县(市、区),分批开展整县推进,用3年左右时间,在县域内形成技术能到位、运行可持续的长效机制,?;ば愿髅婊急仍蛏铣赜蚰谑室饲虻?0%以上,在其他县(市、区)扎实开展保护性耕作试点示范,循序渐进、逐步扩大实施面积,条件成熟的可组织整乡整村推进。
2.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整体推进县(市、区)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以科研和推广单位为支撑,通过政策持续支持,在县、乡两级建设一批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每个县级基地集中连片面积原则上不少于1000亩、乡镇级不少于200亩),打造高标准?;ば愿鞒て谟τ醚搴托伦氨感录际跫捎呕故净?。
(二)强化技术支撑。
1.组建专家指导组。农业农村部组织成立由农机、栽培、土肥、植保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专家指导组,为实施行动计划提供决策服务和技术支撑。东北四?。ㄇ┡┮蹬┐宀棵欧直鸪闪⑹〖蹲易椋芯恐贫ㄖ魍萍际跄J胶图际醣曜?,开展技术培训与交流,指导基地建设。
2.布局长期监测点。重点开展耕地土壤理化、生物性状、生产成本、作物产量变化、病虫草害变化和机具装备适用性等情况的监测试验,促进技术模式优化和机具装备升级。
3.加强基础研究。支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骨干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服务机构合作共建?;ば愿骺蒲衅教ǎ芯炕⌒?、长远性技术问题,建立健全东北黑土地?;ば愿骼砺厶逑?。
(三)提升装备能力。
1.推进研发创新。引导科研单位、机械制造企业、材料工业企业集中优势力量,共建?;ば愿髯氨复葱铝撕脱蟹⑵教?。开展高性能免耕播种机核心部件研发攻关,重点突破播种机切盘的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电控高速精量排种器的设计与制造等难题,加快产业化步伐。
2.完善标准体系。围绕保障?;ば愿鞴丶卟分柿?、关键生产环节作业质量,抓紧制修订一批相关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根据不同区域、作物特点,优化?;ば愿髯氨刚迮渲梅桨浮?/span>
3.增加有效供给。鼓励免耕播种机等关键机具制造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扩大中高端产品生产能力。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引导农民购置秸秆还田机、高性能免耕播种机、精准施药机械、深松机械等?;ば愿骰摺?/span>
(四)壮大实施主体。
1.支持服务主体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农机合作社等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承担?;ば愿鞑固饕等挝瘢骼嘈滦团┮稻魈搴团┗Щτ帽;ば愿骷际酰嘤炒蠹际豕?、运行规范的保护性耕作专业服务队伍。
2.推进服务机制创新。鼓励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与农户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支持采用订单作业、生产托管等方式,积极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实现机具共享、互利共赢,带动规?;⒈曜蓟饕?。
3.加强培训指导。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等项目,培养一批熟练掌握?;ば愿骷际醯纳苁?、农机作业能手。广泛开展“田间日”等体验式、参与式培训活动,通过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保护性耕作科普效果,促进技术进村入户。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东北四?。ㄇ┮言谑室饲蛲乒阌τ帽;ば愿髯魑幌钪匾挝瘢ソ糇ナ?,久久为功。省级政府和市县政府要成立负责同志牵头的?;ば愿魍平卸斓夹∽椋⒄鞯?、上下联动、各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组织制定行动方案,明确重点实施区域、主推技术模式、实施进度和保障措施,做好相关资金保障和工作力量统筹。农业农村部要加强总体统筹协调和组织调度,适时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估,会同财政部等部门研究解决保护性耕作推广应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国务院。
(二)加强政策扶持。国家有关部门和东北四?。ㄇ┰谙绱逭裥恕⒘甘嘲踩?、自然资源、农田水利、生态环境?;さ裙ぷ鞑季种?,要统筹考虑在东北地区适宜区域全面推行保护性耕作的目标导向,做到措施要求有机衔接。中央财政通过现有渠道积极支持东北地区?;ば愿鞣⒄埂5胤秸虻刂埔送晟票;ば愿鞣⒄拐咛逑担莨ぷ鹘雇吵锢孟喙刈式?,将秸秆覆盖还田、免(少)耕等绿色生产方式推广应用作为优先支持方向,尽量做到实施区域、受益主体、实施地块“三聚焦”,切实发挥政策集聚效应。
(三)加强监督考评。东北四?。ㄇ┮平;ば愿髁腥肽甓裙ぷ髦氐悖富纸饽勘耆挝?,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制定验收标准,健全责任体系,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各项任务。鼓励各地积极采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监管工作效率,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监测评价机制。东北四省(区)要在2020年3月底以前,将本?。ㄇ┬卸桨讣?020年工作安排报农业农村部备案。
(四)加强宣传引导。各有关方面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和新媒体,广泛宣传推广应用?;ば愿鞯闹匾庖濉⒓际趼废吆驼叽胧?,及时总结成效经验,推介典型案例,凝聚社会共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