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附近人300一次-400元3个小时快餐,150快餐200带吹电话,全国新茶楼信息网论坛

综合新闻

【吉林日报·彩练新闻】让黑土地重新冒起油花——记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研究员梁爱珍

文章来源: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    发布时间:2022-11-11    |    【放大】 【缩小】  |  【打印】 【关闭

  “一两黑土二两油,插根筷子也发芽?!闭馐侨嗣嵌远焙谕恋挠∠?,但“捏把泥土冒油花”的黑土地面临着退化的问题。咋能更有效地?;ず谕恋?这个问题,梁爱珍研究了20年。

  2002年,山西姑娘梁爱珍考入中科院东北地理所读研。“当时我真的怕在黑土地?;さ娜郎吓艿锰⑽蠛谕恋乇;さ慕?。”梁爱珍回忆说。

  2008年,博士毕业后的梁爱珍选择留在吉林,继续从事黑土地?;さ难芯?,“我参与了黑土地?;ば愿鞯娜蹋釉诖謇锊槐唤邮艿降玫脚┟衽笥衙堑娜峡?,这期间我对黑土地保护工作产生了浓厚的感情,它成为了我生命中割舍不掉的一部分?!?/p>

  为了这份热爱与执着,梁爱珍身体力行?!坝晏煲簧砟?,晴天一身汗”成了家常便饭,“脱下白大褂,我和农民没分别?!彼ψ潘怠?/p>

  2002年以来,梁爱珍始终在科学监测?;ば愿魍寥婪柿ρ荼涔媛傻难芯可仙罡禄?、长春、农安、公主岭、梨树、大安、榆树的合作示范点上,总能出现她的身影?!岸糁坪谕镣嘶墓丶窃黾佣耘┨锏挠谢锪贤度搿!绷喊渌怠Q芯渴导砻?,秸秆还田?;ば愿骷际跏窃黾佑谢锪贤度?、解决黑土退化的重要途径,但是这种技术模式该怎么推广呢?“最大的困难是农民不接受?!绷喊渌怠N似铺?,她和团队成员走访入户,用成功案例一遍一遍解释给农民听,“不会用新模式种植,我们就一起下地,边示范边讲解?!彼匾渌?,“那时候每操作一条垄,我都要趴在地上查看播种质量,不把好播种关,我的心里就不踏实?!?/p>

  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农民渐渐接受了这种种植模式。为了能够更广泛地推广这种模式,2013年,梁爱珍团队在原有机械基础上研发出了新一代免耕播种机?!拔颐且延肱┮祷瞪笠岛献?,实现了免耕精量播种机械的产业化生产,相关机械被列入了国家农机补贴目录,为研究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彼?。

  2021年,梁爱珍作为中国科学院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有机碳与?;ば愿餮Э谱樽槌?、中科院“黑土粮仓”科技会战长春示范区负责人再次下沉一线,通过关键技术研发、验证、集成、示范、推广,因地制宜构建薄层退化黑土区土壤?;び肟沙中眉际踔С盘逑?,提升黑土地力和粮食产能,打造我省生态农业创新发展的模式。

  目前,梁爱珍负责的黑土有机碳与?;ば愿餮Э谱橐丫谂┌蚕亟ㄉ枇?000亩核心示范区,建立了两个主体技术千亩辐射基地、43个黑土地?;だ檬痉洞?,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梁爱珍团队先后获得吉林省、中国科学院长春分院巾帼建功先进集体称号,2022年,梁爱珍获得吉林省巾帼建功先进个人、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这让我热血沸腾。作为长期从事黑土地农业生产的科研工作者,我更要投身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立志成为黑土地的守护者,让‘黑土地重新冒起油花。’”梁爱珍说。

 

作者: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景洋 责编:姚思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