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中国发展门户网讯 11月10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期间,东道国系列重要活动之一“泥炭地?;せ指囱芯坑胛夜匾爻晒⒉肌毖刑只嵩谖浜赫倏?。研讨会由国家湿地研究中心和中国林业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等单位联合承办。
研讨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湿地管理司副司长鲍达明介绍了中国政府自1992年正式加入《湿地公约》的30年来我国湿地资源的监督管理、湿地?;ば薷吹确矫娴某杉?。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所长姜明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王艳芬教授,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于子成研究员,《Wetlands》期刊主编、美国北达科达州立大学Marinus Otte教授,英国班戈大学Christian Dunn教授等围绕国际泥炭地?;せ指囱芯康幕±砺酆凸丶际踝隽搜醣ǜ?。
成果发布阶段,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主编的《中国沼泽志》(第二版)和《生态学透视:湿地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自然?;し稚缰鞅嗟摹妒毓庥按允椤泛汀妒刂泄破沾允椤沸率槌晒椒⒉?。其中,《中国沼泽志》(第二版)制定了新的沼泽综合分类系统,按照类-亚类-型-体进行四级划分,最小调查斑块面积4 hm2.全面掌握了我国沼泽面积及分布格局,同时更新了我国沼泽植物和沼泽动物物种名录,记录沼泽植物1691种,沼泽动物1022种。
2022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湿地?;げ饺敕ㄖ位斓?。我国湿地保护管理体系初步建立,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29处国家重要湿地,建立了600余处湿地自然?;で?600余处湿地公园(901处国家级)和为数众多的湿地?;ば∏?,湿地?;ぢ食?0%。13座城市入选全球国际湿地城市。